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唐山市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唐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县(市)、区主管县(市)、区长、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工业区)管委会主管文化的副主任、各县(市)、区文体局长、文保所长、全体普查队员和媒体记者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主持。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唐山市副市长高瑞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张文瑞...
9月2日,原陕西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西汉帝陵考古专家焦南峰研究员应省文物研究所邀请来所进行学术交流,为业务人员做了以“西汉帝陵”为主题的精彩学术讲座。 焦南峰研究员曾主持过秦都雍城、秦公陵园、秦公一号大墓和秦宗庙遗址等大型项目的考古勘查、钻探和发掘研究工作,对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讲座,焦先生从西汉帝陵的概况、研究历史、考古发现、特点、...
征集到的虎头扇车 近日,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在东杨庄村民贾金生家征集到四件传统农具及生活用品。分别为虎头扇车、纺车、斗、箩床,均保存较完整。正定为文物大县,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众多,馆藏文物亦很丰富,但征集收藏的民俗文物较少。在今后工作中,文物部门将通过民间调查、宣传教育、给予捐献者奖励等方式加大对民俗文物的抢救和保护,为将来举办“正定民俗展”积累丰富的实物资料。
2007年9月,河北省拉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大幕,截止到今年6月,全省文物普查地域过半,已完成邯郸、承德、沧州、衡水、邢台、石家庄市等6市文物普查工作,张家口、廊坊的普查工作正在进行。据统计,全省共有82个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实地文物调查,普查完成率达61.82%。截至2009年4月30日,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5660处,其中新发现文物13411处,复查12249处,文物遗存数量实现了翻番,...
河北省文物局20日透露,该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刚刚过半,累计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已突破12000处,实现原登记文物遗存数量翻一番,预计年底普查结束时,该省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将突破30000处。 据悉,目前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在该省张家口市展开,成果显著。普查队在宣化、赤城、阳原新发现38处旧石器时期遗址,在蔚县、沽源、张北发现3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在张北、赤城发现5处商周时期遗址。这...
自4月10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启动以来,省文物普查队在万全县高庙堡乡新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4处,包括古聚落遗址4处(时代分别为商、汉、辽、金)、古建筑遗址2处、古建筑8处、古民居1处、古城址1处(修建年代为明清两代),其年代从夏商至清中晚期,时间跨度达三千多年。这些文物的发现,对于该区域内早期人类文化生活起源的追溯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省文物普查队已于日前移师北沙城乡继续开展...
有晨练习惯的河北省承德市潘家沟居民区周文国老人,最近不用骑20分钟自行车到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里打太极拳了。他说,自己心里清楚,密集的晨练活动难免产生人为破坏,已经对文物保护构成威胁。 如今家门口附近的佟山公园面向市民免费开放,他把每天的晨练地点改在这里。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它在清朝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皇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
4月22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和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候桂兰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蔚县的文化遗产。 童明康局长首先考察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镇和西古堡、华严寺两处国保单位。随后赶往蔚县县城考察了玉皇阁、真武庙、灵岩寺、南安寺塔和蔚县博物馆(释迦寺)五处国保单位。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地查看这些国保文物的建筑结构,壁画、彩画、碑刻题记等,并仔细询问了保护管理和修缮情况,直到中午...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日前完成,在21个县市区内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1677处。 共有33支综合调查队和两个旧石器专题调查组参与邢台地区的普查工作,新发现的1677处文物点包括古遗址1166处,古墓葬218处,古建筑214处,石窟寺及石刻2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等。 据了解,成果中有不少亮点,如邢台县北小庄乡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址距今20万年左右,属于北方以小石...
近日,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题调查队结束了邢台市的普查任务,共发现36处旧石器遗址,包括3处化石地点。其中,内丘县的3处遗址均位于河流两岸的台地上,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临城的3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均位于临城泜河流域,其中东竖桥南遗址的文化遗物最丰富和最具有代表性。该遗址的发现将该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到万年以前。邢台县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址距今20万年...
为加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日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向各县区人民政府批转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关于加强张家口市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工作的意见》。 张家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2008年11月,河北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口市39处榜上有名,使得全市拥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增至101处。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公布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
2月14日至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西部山区普查)培训班暨启动工作会议召开。此次培训主要针对西部山区古建筑多的特点,专门邀请省古建专家对全体普查队员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对前期开展的东部平原地区文物普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查找问题,在专家指导下进一步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2月17日,石家庄市西部山区文物普查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普查队石家庄支队将奔赴西部山区的井陉、矿区、平山、鹿泉等地开展...
2008年,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为中心,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 1、完成邯郸博物馆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工程。其中包括青铜器、铁器、瓷器共计36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克服了器型大、胎体薄、质地腐朽、变形严重等困难,采取了轮换使压矫形技术,定...
2008年12月,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再次成为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12月13日《燕赵晚报¬》用整版篇幅刊发了该报知名记者安文联撰写的文物普查专题文章《商代遗址,废弃砖场的意外发现》;21日,《燕赵都市报》知名记者刘学斤撰写的文物普查专题文章《邂逅路上的历史和文明》占用了《燕赵都市报¬燕赵风物》整整一版;26日《石家庄日报》同样用整版篇幅发表了知名记者刘毅撰写的专题文章《...
日前,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27644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其中包括一级文物641件、二级文物2534件、三级文物24469件。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前期的藏品鉴选认定及后期的文本信息、图片信息采集、藏品信息录入、数据合成及审核上报等工作。 自2006年3月始,省文物保护中心根据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关于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